• 佛法入門
    • 佛教知識
    • 淨土法門
  • 佛陀教育
    • 佛法修行
    • 佛典故事
    • 學佛答問
  • 吃素護生
    • 吃素是福
    • 護生教育
    • 素食主義
  • 臨終關懷
    • 臨終照護
    • 臨終助念
    • 助念問答
  • 網路弘法
    • 淨空法師
    • 悟廣法師
    • 法師開示
  • Search
  • Menu
  • Skip to right header navigation
  • 跳到內容
  • 跳到主要側邊欄

在家學佛網

一起來修行

  • 佛法入門
    • 佛教知識
    • 淨土法門
  • 佛陀教育
    • 佛法修行
    • 佛典故事
    • 學佛答問
  • 吃素護生
    • 吃素是福
    • 護生教育
    • 素食主義
  • 臨終關懷
    • 臨終照護
    • 臨終助念
    • 助念問答
  • 網路弘法
    • 淨空法師
    • 悟廣法師
    • 法師開示
  • Search
念佛共修

羅漢鞋:六孔僧鞋大智慧

2019-02-11 //  by 蕭 勝綸

羅漢鞋智慧
羅漢鞋是現代中國漢傳佛教僧侶所穿的一種僧鞋,「羅漢鞋」這名稱佛教本無這名相,十八羅漢殿的羅漢,也沒有一個是穿所謂「羅漢鞋」。

看得破放得下

羅漢鞋的鞋孔本來只是模仿傳統草鞋的形制,一隻僧鞋前後一共有六個破洞,不是為了美觀,也不是為了涼爽而是後來有人衍生出破六個洞的道理,是要出家人「低頭看得破」「看破放得下」。

六根六塵煩惱

低頭是謙誠有禮,看得破是要看破: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根,看破: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六塵;以及參破六道輪迴,勘及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、邪見六大煩惱。甚至也要看破人生的短暫,人身的渺小。

六法戒六正行

從積極的意義來說,這六個破洞是「六法戒」,就是不殺、不盜、不淫、不妄語、不飲酒、不非時食;是「六正行」,說是讀誦、觀察、禮拜、稱名、讚嘆、供養;以及是「六波羅密」即佈施,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……

須勤修戒定慧

佛教要人勤修戒定慧、熄滅貪嗔癡,其前提就是要人看破。佛陀告訴我們,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無常的,即便是現在存在的事物,隨著時間的流逝也都會消亡。世上不存在永恆存在的事物,只有我們看破世事的無常,我們才會減少許多貪嗔癡心。

捨掉貪戀之心

既然世事皆空,我們就要看破一切身外之物,無論是親眷、財色、名利、地位等各種身外之物,最後都是虛幻不實的,我們不能執著於假有,而捨不得,放不下。只有你能看破這一點後,才能夠去掉貪戀不捨之心,從而做到心無雜染,如意自在。

六孔僧鞋大智慧

著六孔僧鞋,每走一步都留下看破一切之領悟,提點世人受持六法戒,在世為人不染心相觸,不盜人四錢,不斷畜生命,不小妄語,不非時食,不飲酒。

日常能讀誦、觀察、禮拜、稱名、讚嘆、供養,以求達到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之境。出家人腳上一隻小小僧鞋竟有大智慧。為何出家人只著棉布麻衣,而不著皮衣蠶絲,一切緣於出家人悲天憫人之心之智之善。

穿著六孔僧鞋,無時不刻提醒自己「凡事為人低得下頭,看得破」。

文章分類: 佛教知識

相關文章

寫牌位

不知往生者生日,可寫牌位嗎?

懺悔業障

念什麼咒懺悔業障快?

佛教與清明節

佛教徒如何過清明節

念佛

不吃藥光念佛,病能好嗎?

人死後神識不滅

印光大師:人死後神識不滅

普賢菩薩聖誕

恭逢普賢菩薩聖誕

慈悲吃素

吃素算不算殺生?

佛說業報差別經

十種善因讓你容貌端莊

焚香禮佛

為什麼要焚香禮佛?

常住僧物

什麼是常住僧物?有哪幾種?

佛說業報差別經

十種惡業得醜陋果報

浴佛的意義

佛誕日:浴佛節的意義

主邊欄

一起來學佛

寫牌位

不知往生者生日,可寫牌位嗎?

懺悔業障

念什麼咒懺悔業障快?

佛教與清明節

佛教徒如何過清明節

念佛

不吃藥光念佛,病能好嗎?

人死後神識不滅

印光大師:人死後神識不滅

普賢菩薩聖誕

恭逢普賢菩薩聖誕

友站連結

© 2019 在家學佛網 。媽媽育兒百科。護持維護

「人身難得今已得,佛法難聞今已聞,此身不向今生度,更向何生度此身?」

本站希望透過各種文宣和通路,將佛法傳播得更廣

希望人人因佛法而受益,大家一起來學佛

各地正法共修道場法務佈達,本站義務幫忙宣導

連繫信箱aaa6199ps@gmail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