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鈔原文:金剛經者,乃佛令發菩提心,行菩薩道者,圓離凡情聖見,以行六度萬行之軌範也。
故曰,我應滅度一切眾生,滅度一切眾生已,實無眾生得滅度者。良由內不見能度之我相,外不見所度之人及眾生相,中不見所得無餘涅槃之壽者相。
四相圓離,六塵不著,故得稱性遍修六度萬行,以上求佛道,下化眾生也。
正所謂無所住而生心,生心而無所住。若有所住,則所生之心,便墮於凡情聖見之中。
便與三輪體空,一道清淨之義相戾。是故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一句,實為此經綱要。亦為一切行菩薩道者之指南。
——《印光法師文鈔》•般若融心論重刻序
白話譯文:《金剛經》,是佛陀令發菩提心,行菩薩道的修行人,圓離凡情聖見,來行持六度萬行的軌範。
所以經中說:我應滅度一切眾生,滅度一切眾生已,實無眾生得滅度者。
實在是因為,內不見能度的我相,外不見所度的人以及眾生相,中不見所得無餘涅槃的壽者相。
四相圓滿捨離,六塵不會染著,所以能夠稱合法性,遍修六度萬行,來上求佛道,下化眾生。正是所謂:無所住而生心,生心而無所住。
如果有所住,那麼所生之心,就墮入凡情聖見之中。就與三輪體空,一道清淨的旨義相違背。
所以“應無所住而生其心”這一句,實在是這部經的綱要。也是一切行菩薩道行者的指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