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Menu
  • Skip to right header navigation
  • 跳到內容
  • 跳到主要側邊欄

輕鬆學佛法

一起來修行

  • 佛法入門
    • 佛教知識
    • 法蓮思集
    • 淨土法門
  • 道場訊息
    • 學會共修
    • 法蓮報導
    • 三時繫念
    • 活動照片
  • 網路弘法
    • 淨空法師
      • 無量壽經
      • 淨土大經
      • 彌陀大願
      • 法師開示
    • 悟廣法師
    • 法師開示
  • 佛陀教育
    • 認識佛法
    • 佛典故事
    • 學佛答問
  • 吃素護生
    • 吃素是福
    • 護生教育
    • 素食主義
  • 臨終關懷
    • 臨終照護
    • 臨終助念
    • 助念問答
  • 世界淨宗
  • Search
  • 佛法入門
    • 佛教知識
    • 法蓮思集
    • 淨土法門
  • 道場訊息
    • 學會共修
    • 法蓮報導
    • 三時繫念
    • 活動照片
  • 網路弘法
    • 淨空法師
      • 無量壽經
      • 淨土大經
      • 彌陀大願
      • 法師開示
    • 悟廣法師
    • 法師開示
  • 佛陀教育
    • 認識佛法
    • 佛典故事
    • 學佛答問
  • 吃素護生
    • 吃素是福
    • 護生教育
    • 素食主義
  • 臨終關懷
    • 臨終照護
    • 臨終助念
    • 助念問答
  • 世界淨宗
  • Search

佛典故事:佛說七種布施

2019-01-15 //  by 勝綸

佛說七種布施
佛陀為大眾開示有七種布施,可獲殊勝果報。一是眼施,時常以慈悲、關懷之眼,對待父母、師長、沙門、婆羅門,而不以凶惡的眼神對待。

這樣的布施,來世能得清淨眼;未來成佛,得天眼、佛眼,這是第一種布施的果報。

二是和顏悅色施,和顏悅色地對待父母、師長、沙門、婆羅門,不顯現出皺眉蹙額的面色神情。

這樣的布施,來世能得端正相貌;未來成佛,得真金色身,這是第二種布施的果報。

三是言辭施,對待父母、師長、沙門、婆羅門,說柔和悅人的柔軟語,不說粗惡語。

這樣的布施,來世能得辯才無礙,有所言說人皆信受;未來成佛,得四辯才(義無礙辯、法無礙辯、辭無礙辯、應無礙辯),這是第三種布施的果報。

四是身施,對父母、師長、沙門、婆羅門恭敬承迎禮拜。這樣的布施,來世能得端正色身,身相高大莊嚴,為人所敬重;

未來成佛,身如高大的尼拘陀樹(今稱孟加拉榕),無人能見其頂,這是第四種布施的果報。

五是心施,雖然力行以上四種布施,但內心卻不溫和良善,就不能稱為真正的布施。

以溫和良善之心、感恩恭敬之心深重供養,就稱為心施。這樣的布施,來世能夠得明瞭心、不癡狂心;未來成佛,得一切種智心,這是第五種布施的果報。

六是床座施,如果見到父母、師長、沙門、婆羅門,為他們鋪設床座,讓他們得以休息安坐,乃至於將自己的座位讓給他們坐。

這樣的布施,來世能夠常得尊貴的七寶床座;未來成佛,得師子法座,這是第六種布施的果報。

七是房舍施,讓父母、師長、沙門、婆羅門可以在屋舍中自在地行住坐臥。

這樣的布施,來世能夠受用自然而成的宮殿舍宅;未來成佛,能得諸種禪定及無量三昧功德屋宅,這是第七種布施的果報。

以上七種布施,能獲得如此殊勝之功德果報。

典故摘自:《雜寶藏經.卷六(七六)七種施因緣》

省思

行菩薩道,度化眾生,布施為第一。佛陀所開示的七種布施,是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落實的布施善行。《法華文句記》云:「凡夫之人,一毫之善,徑成佛因。」

時時懷著利益他人的心,放下人我的分別、比較,在待人接物的每個當下,以平等、清淨、歡喜的心,透過身、口、意成就布施的善法,令眾生歡喜。

如此不僅能擴展自己的心量,增長慈悲利他之心,更能利益他人,廣結善緣,自他兩利,成就布施的殊勝功德。

文章分類: 佛典故事, 佛陀教育

相關文章

誦經念佛

誦經念佛注意五個原則

常讀『心經』好處

常讀『心經』好處 如此美好!

拖著死屍走的是誰?

拖著死屍走的是誰?話頭禪

掃地五種功德

佛典故事:掃地五種功德

學佛條件

學佛要具足三個條件

生活中修行

如何做到修行、工作兩不誤?

安太歲

佛教徒需要安太歲嗎?

選擇佛教

為什麼選擇佛教?

學佛不攀緣

學佛居士:避免八種陋習

戒邪淫

戒邪淫:十種方法讓你遠離

學佛越久,離佛越遠

「學佛越久,離佛越遠」真的嗎?

信、解、行、證

學佛初入門的四大階段

主邊欄

一起來學佛

四大皆空

佛教「四大皆空」是哪四大?

晨鍾暮鼓

晨鍾暮鼓:佛教鼓的故事

藥師琉璃光佛十二大願

藥師琉璃光如來十二大願

灑淨儀軌

佛教灑淨的儀軌及意義

出家人稱呼

見到出家人該如何稱呼?

佛教禮儀操手

佛教六大禮儀 一起來學習

© 2019 輕鬆學佛法 。媽媽育兒百科。護持維護